7月5日下午,习来到苏州工业园区青丘街附近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展厅、研发车间、光电实验室,察看产品研制、生产、测试流程,询问企业设备产品的性能、用途、市场等情况。
当日傍晚,记者走进华兴源创公司,碰到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悦,眼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习的到来,将成为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淡忘的珍贵时刻。
“备受鼓舞、令人振奋、非常激动!”站在展厅,回想起刚刚面对面向汇报的情景,华兴源创董事长陈文源心潮澎湃。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到,陈文源一开始有点紧张,而的平易近人和亲切询问让他一下子放松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们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成长、收获都汇报给!”
更让陈文源感到振奋的是,高度关注创新,对很多技术的细节都非常了解。在展示区陈列的一件件检测设备前,不时驻足,细细端详。
产品的科创成色,是陈文源的信心和底气。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覆盖平板显示、半导体、智能穿戴、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很多产品还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在平板事业展示区的“纯国产芯片”检查机前,停下脚步,陈文源自豪地介绍:“这个设备我们历时4年攻关,与国内37家芯片厂商合作,共使用82种1661颗全国产器件,可用于测试下一代微显示屏幕。”
在半导体事业展示区,陈文源向介绍一款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的半导体测试设备。这款超大规模数模混合芯片的测试机,企业花7年时间潜心打造。“我向汇报,2016年我们成立半导体事业部开发团队时,内部名称叫珠峰小组,寓意我们要去攀登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珠穆朗玛峰。”陈文源激动地说,听后频频点头,“他还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要继续攀登技术的高峰。”
“参与研发的成果能获得的亲自关注,那一刻,心里是满满的自豪感。”抬眼看到迎面而来时,90后软件工程师雷金周正在研发车间的洁净室里调试设备,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类检测设备会在这个地方进行最后调试。
“虽然洁净室隔音听不到外面声音,但我太激动了,情不自禁地隔着玻璃向挥手致意,没有想到他也微笑着向我挥手,朝我走了过来。”更让雷金周振奋的是,在洁净室外停下脚步,认真观看晶圆宏观缺陷检验测试设备的视频简介,这套设备凝结着雷金周和同事们两年多的心血。
雷金周和记者说,在半导体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晶圆检测,过去晶圆检测设备完全依赖进口,而他们研发的产品彻底打破国外垄断,价格远低于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身处伟大的时代,我们更要扛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努力在岗位上作出优秀成绩,不负期望。”
“我给打了个比方,这样的产品就好比是手机里的美颜功能,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算法,对显示屏进行图像处理和修复,最终达到显示品质提升的目的。”华兴源创先进的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刚和记者说,当他介绍到这个打破日韩等国技术壁垒的硅基面板色斑检测修复平台时,一边仔细听,一边微笑着点头。在看完修复前后的图片对比后,特别关心询问产品显示良率的提升情况。“我自豪地回答,这样的产品的研发问世,可以让客户的产品良率从20%—30%提升到99%。”王刚说,对自主创新的认可、对关键技术的格外的重视,让他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我已经55岁了,但是科研工作没有退休一说,在这个岗位上我还将继续奋斗!”
“好!”“好!”……看到走进研发车间,车间里的85后、90后们情不自禁地簇拥上前,纷纷向问好。
“听到我们的问好,又转过身来和我们交流。”谈起和交流互动的场景,90后产品经理张洪涛仍激动不已。“当时我和的距离只有一米多,的笑容、目光是那么亲切,我们的拘束感瞬间就没有了,心里暖暖的。”
在光电实验室,刚一出现在大家面前,现场就响起了热烈掌声。“看到走进来,大家都特别兴奋,起身鼓掌欢迎。”第一次近距离见到,90后算法工程师刘梦茹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还在我的工作台前停下了脚步,详细地询问我和同事是哪里人,毕业多久了,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们感到十分亲切。”
目前,华兴源创企业人员规模2200人,其中七成以上是40岁以下年轻人,主要是做研发技术等相关工作。
看到企业研发团队都是年轻人,习十分欣慰。他说,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家正当其时,要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将来你们一定会为自己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的到来,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特别是勉励我们年轻人要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听到这些话,大家都很激动。”面对面聆听的殷切嘱托,高级产品经理史赛深受鼓舞。自2017年入职企业,他一直从事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研发,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帮助国内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完成芯片测试,“踏上新征程,我一定会在研发道路上倍加努力,把设备做好做优,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的力量。”
的关心厚爱,让在场的年轻人感到无限温暖、无比振奋、无上荣光;的殷切期望,更让大家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信心满怀。
“的讲话有肯定和认可、有期盼和鼓励,讲到了大家的心坎上,让大家倍添信心和力量,使命感油然而生。”光电实验室光学组负责人熊星2013年从韩国大邱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华兴源创,“我们一定会牢记嘱托,把的关心关怀化作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努力在产品研制方面多作贡献。”
“的关心,让我感觉浑身都是劲儿。”光学工程师赵迪迪2021年从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在企业负责三维结构光成像系统的研发工作。一边说着,赵迪迪就拿起一块汽车零部件铁板,放到投影机下进行扫描,随后,被测物体的三维信息数据便在电脑上实时呈现,后续可以针对客户的相关需求来做检测。“接下来,我会边学习边进行研发工作,在三维成像技术行业继续深耕,攻坚克难,不辜负的期望。”
科技创新,始终是念兹在兹的大事。今年3月,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殷殷期待,一以贯之。党的二十大以来,江苏始终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不断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创新,已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成为众多江苏企业和科研人员的肩头责任。
每一朵浪花都见证着大海的澎湃。从成立之初靠螺丝刀和电烙铁“两把枪”从事维修等边缘业务起家,发展成为全世界工业自动检验测试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商,华兴源创正是江苏科创浪潮中一朵奔涌向前的浪花。目前,华兴源创研发人员占比43%,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15%、去年突破4亿元,发明授权专利99%转化为企业主导产品。
“从我回国后独立开公司、来到园区的那天起,就想着能够让我们的祖国也制造出世界一流液晶显示检验测试仪器和相关系列新产品,这个目标我们现在完全实现了,我由衷地感到自豪!”陈文源说,自2005年成立以来,企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传统制造驱动到高端研发技术驱动、从开拓国内市场到抢占全球市场的跨越式发展;而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全力支持。“我们深深体会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支持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科创企业工作者,向汇报我们的成绩,是莫大鼓舞也是巨大责任。”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陈文源说,“我们将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聚焦检测技术加大力度进一步攻克‘卡脖子’问题,非公有制企业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肯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直以来,对科学技术人才格外的重视、关爱有加,在多个重要场合表达对科技工作人员的关怀与期望。在企业实验室、研发车间的亲切交流和关怀勉励,传递的是对科学技术人才的格外的重视和深切厚望。
现场聆听的话语,光学工程师谭奋利和光电工程师吴海洋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感慨“科学技术人员赶上了好时代”。吴海洋说,来我们企业调研,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激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性能已经赶上国际同行,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他们,但我们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够,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谭奋利表示,将抓紧研发工作,把产品做得更好。“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将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务实行动。”
谆谆嘱托和深情勉励,正在汇聚成众志成城的信心决心。“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人员接续奋斗,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上。”企业光电实验室负责人韩传云和记者说,他正和团队重点攻关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Micro LED)产品的光学检测技术和AR/VR产品的光学检测技术,“我们正努力追赶,缩小有关技术与国际上的差距,争取做到国际顶尖水平。”
作为一线研发人员,韩传云深切地感到,如今自主创新的基础愈发坚实,氛围愈发浓厚。“我们一线科学技术人员信心满满,将持续保持对前沿科技和行业动态的了解,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再接再厉、勇攀科技高峰!”
成立于2005年的华兴源创,是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工业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平板显示、智能穿戴、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助力国产替代,持续“加码”柔性OLED以及Micro LED、Micro OLED等新型显示产品测试领域,勇攀科技“珠峰”,连续十年为世界大厂提供定制化检测设备,并在多个测试领域保持行业领先。2019年,公司成为科创板第一股。
华兴源创不仅在国内设有5个分支机构,还在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推进国际化战略。其中,新加坡公司将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以及中新两国政府间的紧密互动,打造东南亚总部,抢占新兴市场。(陈炳山 杨频萍 顾敏 王俊杰 徐瑞雅)